終 南 洞 三 聖 宮   


 

                 

仙公祖慈悲,保佑一方生民。歡迎瀏覽本宮網頁,接觸呂仙祖教法,更竭誠歡迎前來本宮參香。

 
        神   仙   介   紹  文   化  傳   承  本 宮 藏 經 閣  顯  化  事  跡  本   宮   地   圖  附近風景名勝  本   宮   相   簿  
     
 

廟址:新北市汐止區民權街十二  ( 座標:25.053461 , 121.622608 )    電話02-26405279

位置在橫科溪邊山腹處小南港山 由北市捷運文湖線南港展覽館站下六号出口直行六,七分鐘的小南港山上.

服務時間:每日清晨  08  時 至 晚間 18 時整

主任委員:劉新吉

本宮服務項目:光明燈、太歲燈

 
 

法會:呂祖聖誕四十四  道日:五十八

拜斗:每年一次:九至九

 
     
     
    終南洞三聖宮沿革及重修概要   

       民國二十四年間,呂仙祖降鸞指示須建廟於此地,由劉隆修發起,於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間向台北州廳申請建廟,該廳於十二月(十四日)間核准並破土興建,至民國二十五年十月(三日)本廟落成,其經過皆由劉江勤信士用心籌備,功不可沒。此廟由劉江勤信士管理,劉江勤信士辭世後,於民國四十六年由其子劉盛烈接管,至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邀請闕山坑、闕河枝等共同組成「終南洞三聖宮管理委員會」。於民國六十八年十月選出第一屆管理委員十五名,監察委員五名,接管此廟,改為公廟。其芳名如次:主任委員:闕山坑       副主任委員:劉盛烈       委員:闕河枝、闕壯炘,王啟光、陳榮燦、高長、周燦、闕土火、闕德國、闕定國、劉欣嘉、林嵩山、陳火爐、江房元。       常務監察委員:鄭親池      委員:闕合沮、陳太郎、李春風

       民國七十一年本廟兩側室仔左側牆壁已倒塌,右側也快倒塌,經由眾信大德捐款即修建完成。至民國七十四年改建本廟唯一登山道路,原鋪設石階,其形狀彎曲,崎嶇不平,將原有石路截彎取直,改鋪寬六台尺三台尺混泥土階梯式道路,同時興建化妝間,感謝眾信大德捐款,即參與工作闕土火、周燦等熱心相助。本廟經年久失修,廟俾及屋頂破損嚴重,於民國七十六年經主任委員闕山坑召開本宮管監委員聯席會議,發動重修本廟,經全體管理委員、監察委員奉獻精神籌募經費,修建本廟及雕設神尊金身,於民國八十五年正式入廟,此時本宮已是美侖美奐、莊嚴堂皇的廟宇。

       闕山坑辭世,民國八十四年選出第二屆管理委員、監察委員。其芳名如次:名譽主任委員:劉盛烈       主任委員:闕河枝        副主任委員:劉欣嘉       委員:闕壯炘、劉永津、王啟光、陳榮燦、高長、周燦、闕土火、闕德國、闕定國、林嵩山、陳火爐。       常務監察委員:鄭親池    委員:闕合沮、陳太郎、李春風。

       民國八十八年本宮為永續經營,預購廟地,經眾信大德熱心捐款,功德無量。民國九十二年選出第三屆管理委員、監察委員。其芳名如次:主任委員:闕河枝       副主任委員:闕土火       總幹事:陳文魁       委員:闕合沮、陳太郎、陳火爐、陳榮燦、李春風、周燦、高濂松、謝秀娥常務監察委員:鄭親池       委員:闕永吉、闕田忠。

       民國九十四年闕河枝辭世,本宮廟務由副主任委員闕土火代理,領導各委員管理本宮。

       感言:由上述記載要感謝創廟人,劉隆修、劉江勤,不辭辛勞建廟及以最虔誠之心照顧本廟二十餘年至此一生,直得敬仰與懷念。也感謝劉盛烈、劉欣嘉將此廟無代償捐出改為公廟,並劉盛世、劉永津參與廟務,修建所有過程及捐助,此種大無私及熱心公益的精神,值得樹立典範供人敬佩與讚揚。

終南洞三聖宮管理委員會   敬啟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十日

 
   
 
 

主委劉盛烈先生補充

三聖恩主為孚祐帝君關聖帝君帝君   本宮並奉祀觀世音菩薩、孫真人。

       劉氏在台北十四張聚落中為大族,先祖劉祖堵清朝一八九七年曾任新店街長(相當於現在新店市長),當時已祀奉呂仙祖。終南洞三聖宮香火源於一八八二年自大陸帶來仙祖香火,當時奉祀萬華皮寮(現在東園街)堂號玉清齋,此與木柵指南宮為同源。本宮創始人曾為木柵指南宮,在大正九年一九二○年重修後之壽房管理人(早年木柵指南宮分福、祿、壽、全四大房以管理廟務 )。先父劉江勤於民國二十四年創建經營三聖宮時,我太小並不知情,年輕時也不曾關心,後因緣際會我四處尋()呂祖廟,但擲筊都不是我要找的廟,一日垂頭喪氣回到家中,家母詢問後告知,先父即創建一呂祖廟在汐止,廟產為家族所有,於是我走入這裡,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

       我鑒於廟宇通弊在組織不健全,後患叢生為永久良善管理,必須改為法人制,所以載民國六十六年邀請好友,宣布希望改組,擬將私廟無代償捐出,改作公,並組織財團法人管理,以固永年存在之基礎友們咸讚此舉,義捐基金,開始籌備一切手續在財團法人未正式登記之前,暫以終南洞三聖宮管理委員會為主體,領導經營廟務。終南洞三聖宮位置在橫科溪邊山腹處,因其山勢屬於中小型,未便作大規模工事,目前整管理費用,概管理委員捐出。為弘揚呂祖正信擬逐步擴建,墾請有志人士樂捐共成,恭請社會善信,知悉上述緣由,惠賜指教,如認為尚可共事,則請鼎力支持,不論在物質或精神方面接歡迎新血新力之加入,共積善德,共結善緣

 
   
 
 
 

Zhongnan Cave’s San Saint Temple History

       San Saint Temple is located at: New Taipei Xizhi District, No.1, Ming Quan Street Lane 12. Its position is in on the hillside of tiny Mountain Little NangGang by HenKer Creek hillside. You can take Exit 6 of NangGang Exihition Hall Station on WenHu Line of Taipei’s subway system and walk about 7 minutes to the foothill of the small mountain.You then walk about 380 steps up to the temple. From the hilltop you will have a view of the pretty Keelung River in your North. The Geo-Coordinates are 25.053461, 121.622608.

 

History:

       The major Lord God worshipped at Zhongnan Cave’s San Saint Temple is Lu Zu. The Lord God’s holy firing incense was originated from China in 1882 and was first settled at Yu-Qing Site near nowadays Wanhua (Taipei) Peeling Hut, on DongYuang Street. The holy incense is the base of todays’s Mucha Zhinan Temple. The key lords being worshiped at San Saint Temple are three lords: Lu Zu (Fuyoudijun) , Kuan Gong and Siming Emperor (Fortune Steering). The temple also serves to worship Bodhisattva and Sun Live Saint.

       Lu Zu (also named Dongbin) was born in Year 798 of Tang Dynasty’s Zhen Yuan Era. His holiness is a famous Taoist , physician , health scientist , calligrapher and Danqing poet in then Tang Dynasty. Since the Song and Qing Dynasties Quanzhen Taoist faction, particularly, has been respecting His Holiness as the Lord Master Guru (ZuShi).

 

Service Hours/Calendar:

       The Worship Hours: 8am to pm daily. Contact: 02-26405279

       Provided Services: Eternal Flame Lighting , Disaster Avoidance (TaiSui) Lighting

       Annual Religious Ceremonies (in Lunar calendar):

       Lu Zu Holy Birthday: April/14; Lu Zu Enlightenment Day: May/18; Ritual Puja: 9/7- 9/9

 

The temple is providing divination wordings on bamboo strips that can also help you in considering next direction in life.

 

We are cordially welcoming you to tour our temple to get powerful blessing from LuZu and the Lords the San Saint Temple

   
     
 

           

( 文 出 木 柵 指 南 宮 仙 公 廟,作 者 張 寶 樂 先 生 授 權 使 用。 )

 
 

       呂洞賓,名岩,字洞賓,道號純陽子,唐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人。呂岩乃宦門之後,祖輩數世皆為朝廷顯宦。上祖呂子臧,隋末拜登州剌史,又為南陽郡丞,後封為南陽郡公。至唐代,高祖呂諲,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吏部尚書。曾祖呂延之為浙東節度使。祖父呂渭為禮部侍郎。呂渭生四子,其中溫、恭、讓皆居顯位。呂讓系呂岩之父,曾官拜海州剌史。
      
呂洞賓生於798年(唐貞元十四年),卒年不詳,是唐末著名的道學家、醫學家、養生學家、書法家和丹經詩人。宋金以來道教各派特別是全真道尊其為師祖。
      
呂洞賓自幼聰敏過人,過目成誦,出口成章。長大後「身長五尺二寸,喜頂華陽巾,身衣黃白衫,系一皂絛,狀類張子房,二十不娶。」會昌年間(841─846年),呂洞賓參加進士考試落榜。直到862年(咸通三年),才考中進士甲科,年已64歲。曾任五峰、廬山、潯陽(今九江市)縣令。遊廬山偶遇鍾離權,浩然發棲隱之志,棄官從道,結茅於廬山等處。後又到中條九峰山(今芮城縣大王鎮西堯村北後山)、終南山等處,潛心學道。曾遍遊江、淮、湘、鄂、魯、豫、粵、浙等地,施醫治病,懲惡揚善,行俠佈道。
      
任繼愈主編的《中國道教史》(19906月第1版,19977月第5次印刷)指出:「唐末五代的社會動亂,給修道之人的隊伍中,又增添了兩類人,其中一類,就是仕途無望,歸隱山林,從道教中尋找寄託的人。這部份人中,有的是舉進士不第,遂退歸林下,有的是辭官而去,逃於世外。」「另有一類專修道教之方術的人,以求在亂世中或生存自保,或救助貧弱。這類人雖然並不一定都是讀書人,但也同是借道教以度亂世。」「唐末五代所出現的這兩類追求道教的人物,可以找到一個把這兩類人物融於一身,而又對後來道教發展影響最大的人類來作為代表,這個人物就是後來被傳為神仙的呂洞賓。」
      
呂洞賓作為「對後來道教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在台灣南懷瑾先生著《中國道教發展史略》中,給予很高評價:「晚唐以後,有呂純陽真人,忽自崛起於道教之間,卓然特立,歷宋、元、明、清千餘年而至現代,幾如太上老君的副業。自元朝以來,又被尊封為「孚佑帝君」,其聲望之隆,震撼中外,可謂唐代新興道教的革命神仙,殊非張道陵、寇謙子、葛洪、陶弘景等先知所及」。「總之,呂純陽新興道教的宗旨與傳統,是以直接上承東漢時代正統道家魏伯陽的丹法為道統,大有擺脫道教的宗教形式而別具風格。若從純粹的道家立場而言,以其比擬佛教禪宗派的大師,如百丈、馬祖、黃檗、臨濟師徒,並無遜色。由秦漢以來,迄于晚唐的道教,一向皆在魚龍混雜、支離破碎的狀態中。自呂純陽以後,正統道家與道教,忽自別有一番面目。因此產生宋、元以後,道教各宗的道派與丹法,猶如禪宗在晚唐以後,興起五家宗派的盛況,實在皆由呂純陽新興道教而開始」。因此,呂祖確是宋金以來新興道教的思想領袖。
      
道教內傳說他遇苦竹先生,傳得高奔上聖之法;遇大素真君,傳得太玄日月之法;遇火龍真人,傳得天遁劍法。在長安遇鍾離權,經過「十試」,授金丹太乙之功。他改劍術為「第一斷色欲;第二斷貪嗔;第三斷煩惱」。他改丹鉛與黃白之術為內功。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強調慈悲博濟為道,能修而行之者為仙。他和鍾離權改變了修道著作理明法暗的狀況,第一次向人們披露了修道的具體方法,強調精、氣、神的整體修煉與陰陽五行觀念的結合,是改外丹為內丹的重要人物。
      
呂洞賓懷有救世之志,認為人若能忠於國,孝友于家,信于交友,待下以仁,不慢自己,「不欺暗室」,以方便濟物,「以陰騭格無,人愛之,神鬼敬之,即此一念,也與吾同」,雖不曾相見,「猶見吾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呂洞賓重視道德教育。從他的有關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吸收了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把忠孝誠信、遜悌謙恭、仁義禮智作為道德教育的內容,而忠孝誠信則為核心。他說:「忠孝二端,為天地間第一根本。」「道中不止忠孝,而忠孝為行道始。」「莫大神通,全在忠孝。」他認為,父母「十月懷胎」、「三年乳哺」、「自忍飢以飽其子,自受凍而衣其兒。」「欲報親恩,自當竭力盡心才是。」他還認為,「能孝即能忠,能忠必先孝。」那些「信誠仁德,遜悌謙恭,心正神明,心正慧靈」的孝忠之人,自然有仙師引度成功。不僅世人應該如此,而且神仙亦然,「無不忠孝之神仙,無不忠孝之佛祖。」他說:「(不孝親者)鳥獸弗若,在世則為人鄙賤,在國則為法不容。上而神瞋,下而鬼惡。或水火瘟厲鬼魅厄數難逃,甚而雷轟電擊,震屍毀體,火水不受。」「故忠孝之人,朝廷褒之,史冊傳之,天道佑之,鬼神敬之。以視不忠不孝,顯被刑誅,陰遭鬼責,萬世貽譏,永沈惡趣者,奚啻天壤。故凡疫癘刀兵,水旱飢饉,皆不忠不孝之招也。」呂洞賓自幼尋儒業,入道之後,又主張三教合一,殊途同歸。所以,他的道德教育思想與儒家十分相近。不同的是,儒家施孝忠仁義之教,是為了正序明倫、流芳百世;呂洞賓宣揚忠孝仁義的目的卻在於延年益壽,得「道」成仙。呂洞賓提出道德教育和修養的方法,一是稱善、棄惡、改過。他說,稱善「可以寡禍,可以致祥。」「不獨一身榮昌,子孫亦獲吉慶;不獨一家康泰,一裏盡得消殃。」「念於善,則屬陽明,其性入於輕清,此天堂之路。」而且,他還認為「雖明丹理,不稱行動,損他利己,魔來塹靈。」學道之士「先須稱善功,善功多稱道緣通。」然而「天下之人,為善者少,作惡者多。」所以,呂洞賓告誡一切世人,應當擺脫惡念,棄惡從善。不僅自己如此,而且還要教化他人,行善棄惡。他說:「行吾道者,如遇不善之人」,不能「乘人過失,指摘瑕疵,恣肆譏訕,妄行詆識,表自己之長,暴揚人短」,而要「以德理化之」,「要柔以處之,和以接之」,「即彼汩沒已深,斫喪已甚,稔惡不悛,遽難感化者,亦須善待之。」「積過則如丘山,積功則如勺水。生死權衡,一念轉輪。」但是,人也不能存心動果報之念,因為存心果報,就是「作不善之根」。他說:「如人行一善,或十善百善,私心計曰:天其有以報我乎?如其不報,則以為作善無用矣,而作善之心輟。如人行一不善,或十不善,百不善,私心亦計之曰:天將有以報我乎?如其無報,則以為作不善無傷矣,而悔過之心輟。」他還強調,「人孰無過,惟在知悔而善補。」「惟知有過,則宜速改。」「人但一心悔過自修,道不遠矣。」「能改一過,即獲一善。」二是強調修「道」必須先修心,以保持天真自然的本性。心是精、氣、神的主宰,希賢希聖都不久乎此心。修心首先要「寡欲清心,能知靜攝」,才可希冀長生不死,脫質成仙。其次,要內觀自省。「大凡作事,不必問人之是非,必要內省。」「上古神仙諸佛,也是人修得。」「明哲宜為效法」。
      
關於呂洞賓的日常生活,從其詩作中可以看出,「閑來無事玩青山,悶即街頭貨丹藥」,「起來旋點黃金賣,不使人間作孽錢」,點金合藥,以此為生。「木雕泥塑靜中身,心境休沾一點塵」。「閉門清晝讀書罷,掃地焚香到日晡」,靠坐禪、讀書來度日。「綠酒醉眼閑日月,白蘋風定釣江湖」,「等閑倒盡十分酒,遇興高吟一百篇」,以垂釣、飲酒、賦詩、作書自娛。此外又弈棋、舞劍、撫琴,這些都是士大夫所崇尚的,再加上道教的煉丹、佛教的坐禪,寄情物外,了絕塵緣,的確是避亂全生的好辦法。宋徽宗的宣和內府藏有呂洞賓的草書作品。《宋史.陳摶傳》謂:「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年百餘歲,步履輕捷,頃刻數百里,數來摶齋中。」後代傳說他能飛劍取人頭。呂洞賓精于道教之方術,並能以各種方術助善除惡,解人急難。他有度人之心,盡遊人間,而人不識。或做讀墨客,索價甚昂,沒有人理他;或作傲士,忽然而來,又飄然而去,要等到他去後,人家方始知道是神仙,而懊惱之至。所以後代演變出許許多多關於呂洞賓為人醫病、救度窮人、懲除惡人的故事,並把各種神仙方術,神仙故事,都附會到呂洞賓身上,使他成為道教中無所不能的神仙人物。從宋代起呂洞賓信仰形成後,被道俗共同奉為八仙之一,且在八仙中最為著名。
      
金元之間,全真道大興,崇奉呂洞賓為師祖,逐使呂祖廟、純陽宮遍及南北各地。芮城縣永樂鎮招賢裏系呂洞賓故里,被全真道視為祖庭之一。元初將呂公祠觀擴建為規模宏大的大純陽萬壽宮,俗稱永樂宮。宮中純陽殿五十二幅壁畫為《純陽帝君新遊顯化圖》,即描繪呂氏作為神仙中人的一些「事跡」。
   
呂洞賓多次受到封建統治者的詔封:1119年(北宋宣和元年),詔封為妙通真人;1269年(元至元六年),封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1310年(元至大三年),加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同時被全真道推為北五祖之一。在全真道的道觀裏,大都有呂祖殿或祠,供奉呂洞賓。
   
呂氏著作有《九真玉書》、《青山堂易說》、《指玄篇祕注》。《全唐詩》中有詩四卷。《道藏輯要》錄其詩作等。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稱呂洞賓為「革命神仙」,贊賞他極力弘揚內丹派新道教,一改陳腐誤心性命的外丹舊教,可與「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文公相匹配。

 
     
     
    楹    聯   
 

門】

三教合尊崇夢黃梁登聖境            聖恩開廣溥書赤篆渡凡人

終洞播鸞音八表傳宣開覺路          南天來鳳馭四瀛飛遶引迷航

終嶺建斯宮三聖保民常駐駕          南江連彼岸群真佈道永臨堂

【大殿】

三界立金仙忠孝誨人循地義          通玉宇慈嚴渡世體天心

三千世界靈蹟人間立                聖德天心覃恩劫外施

呂祖文化雲端學會參訪相片

 
     
  連結汐止區公所觀光旅遊介紹  
     
 
顯示詳細地圖 
 
     
 
 


本網頁由中華孚佑帝君雲端協會協作